低碳食物101|低碳等於無肉食齋?了解低碳飲食好處、食肉獸低碳食材清單、低碳慳錢購物技巧 環保、慳錢又健康
- Andrea Lombardi
- Apr 30
- 4 min read
Updated: May 27

低碳飲食(Low Carbon Diet)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ow Carbs Diet或稱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不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指在日常飲食中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目的大多是為了減脂或改變身體的體脂比例(Body Fat Composition);而低碳飲食的碳,指的是食物的碳足印。低碳足印的食物,能降低全球的生態成本,維持地球伯伯的健康。而要達到低碳飲食,並不如低碳水飲食般困難,只要在日常生活習慣作少少改變,就可以降低近70%與食物相關的碳足印。
愈來愈多人重視要保護地球伯伯,只要在日常生活及購物時更具低碳意識,更是一種健康、可持續,而且慳錢的方式。

甚麼是碳足印?
其實每個的存在、每一次呼吸、每一個選擇,都為地球留下碳足跡。好消息是,只要多行一步,奉行低碳飲食,已能大大減低碳排放的數字。

甚麼是低碳食物?
低碳食物,就是從日常飲食中減低碳足印。簡單如避免選購獨立包裝的食材,是最簡單易明的減碳方式。例如近年大熱的裸買(Naked Shopping),包括Edgar、Slowood、live Zero、Hidden Gems、Lively Life等,由消費者自備容器,在無包裝商店購買散裝貨品,價格以重量或件數計算。其實上世紀的香港,那些屋邨糧油雜貨店亦以類似型式經營。
要達到低碳足印,在選購食材及產品時,要有意識地選擇低碳排放的食物,即使外出用餐,亦可以揀低碳排放的菜式。低碳排放的食材,來自碳排放較低的農業,其飼養方法、生產、加工、準備、儲存、運輸、包裝過以至廢棄的過程中,都貫徹低碳足印的原則,限制其對環境影響。
低碳足印食物,通常是指本地生長或飼養的食物,所以不只是素食者才能奉行低碳飲食,只要選擇季節性時令肉類。因為食材夠新鮮,就能減少生產、加工、冷藏等過程中對地球的負擔。

甚麼是祼買?
甚麼是祼買?裸買(Naked Shopping)是一種低碳生活模式(Low Carbon Lifestyle)。其實上世紀的香港,那些屋邨糧油雜貨店亦以類似祼買的方式經營。雖然當時未必是由消費者自備容器,但店家的包裝亦非常簡約。
近年大熱的裸買(Naked Shopping),包括Edgar、Slowood、live Zero、Hidden Gems、Lively Life等,均為無包裝的商店,買幾多畀幾多,價格以重量或件數計算。其實避免選購獨立包裝的食材,是最簡單易明的減碳方式。
延伸閱讀:低碳生活|甚麼是祼買?全港低碳祼買店列表

食物碳足印排行榜(由低到高)
堅果:0.3 kg CO₂e
水果(柑橘類):0.3 kg CO₂e
蔬菜:0.4 kg CO₂e
豆漿:0.9 kg CO₂e
糖:3 kg CO₂e
牛奶:3 kg CO₂e
米飯:4 kg CO₂e
雞蛋:4.5 kg CO₂e
養殖罐頭魚:5 kg CO₂e
雞肉或家禽:6 kg CO₂e
豬肉:7 kg CO₂e
棕櫚油:8 kg CO₂e
咖啡:17 kg CO₂e
芝士:21 kg CO₂e
朱古力:21 kg CO₂e
羊肉:24 kg CO₂e
牛肉:60 kg CO₂e

肉食者 低碳食物清單
要數低碳食物之冠,新鮮時令的本地水果和蔬菜一定是最低碳食物之一。不過別以為低碳飲食等於以後要食齋,其實素食者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有害的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ses),食肉哭亦可以出一分力。只要選擇本地、季節性時令的食材,就能降低碳足跡,促進可持續的飲食方式。
本地飼養的肉類:雞肉、雞蛋、豬肉,其碳排放量遠低於羊肉或牛肉。
本地野生動物:在香港當然不能隨意吃野生動物,但在外國,可以找到野雞、野兔等,其碳排放量較低。
自己種菜:同樣,在外國的生活話,可以試試自己蔬菜自己種。
本地生產的牛奶、芝士、乳酪等奶類製品,麵包、醃製食品、以至酒精類飲品亦較飛機貨低碳。
本地新鮮漁獲:香港曾以漁港為主,至今本地漁業和漁民亦有提供可持續來源的新鮮魚類,其碳排放量極低,大大減低處理、運送、包裝過程的碳足印。

低碳食物一定很貴?奉行低碳飲食的適應成本
本地生產的食材或產品,有時候確比飛機貨貴,但這亦非必然。精明的香港人,當然很快就想到既慳錢又低碳的購物消費技巧,加上精明的家居管理,令低碳飲食既能保住荷包健康,更維持地球伯伯的可持續性。
食材來源:我們都很喜歡新鮮空運到港的食材,但這亦意味背後超高的碳排放。了解你的食材來源、生產方法、包裝、運輸等,這些生產成本都會增加你的開支,以及你的個人碳排放量。
折扣區:無論是李家誠或是街市小商販,他們都不想利㶒極大化,所以無論是在超級市場或是街市,都總會有接近過期的折扣區。選購這些產品,既可防止浪費,更大大節省開支。(個人最喜歡買10蚊一大梳的超值斑點蕉)
購物清單:購物前列出當日所需的清單,永遠只買清單上的食物或產品。因為精明消費是只買有需要的,如果見平、有折就盲目購買,結果家中過量囤積,甚至變壤。這樣既浪費亦令排放了的碳失去價值。
適當儲存:妥善儲存食物及產品,延長其壽命,亦可發揮廚神小宇宙,以創意烹飪令食材更多元化,延長食品的保鮮期,避免浪費。
自種食品:要自己種菜不一定要有地,香料以至某些蔬菜亦適合在香港的蝸居種植。這不僅慳錢便宜,種植亦有助心理健康。
設定減排目標:低碳是一種生活態度,在購買食材以外,在生活各方面亦嘗試設定減碳目標,例如以步行或踩單車化替搭車,亦是既慳錢又環保的生活方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