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鞋 vs 厚底鞋|揀錯鞋可致膝腰痛!2025鞋櫃必備:健康舒適 足部無壓 輕鬆走在時尚潮流尖端
- Shuk-ni
- Jul 25
- 3 min read
Updated: Aug 3

在當今的健康與養生潮流中,赤足鞋(Barefoot Shoes)受到廣泛推崇,而厚底鞋如Crocs也同樣受到時尚達人的熱捧。
厚底鞋的鞋底厚度再創新高,為穿著者帶來強勁的緩震舒適感,並兼具時尚元素。這亦是運動健將在練習比賽後最愛的無壓力放鬆鞋履之選。
赤足鞋和厚底鞋各自擁有忠實粉絲,究竟哪一款才是對足部健康的最佳選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赤足鞋與厚底鞋的利與弊。
厚底鞋 PROS & CONS

厚底鞋的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Crocs。以Crocs為例,其鞋履以輕盈舒適著稱,並採用品牌專利的LiteRide™鞋墊,顯著提升鞋履的緩衝效果。
這種設計不僅能支撐腳部,其緩震的保護功能還延伸至脊椎。因為鞋籠超廣闊,再加上鞋底防跣,最適合運動後,或如醫護人員般需要長時間走動,減輕腳部至大陣的壓力。
厚底鞋的優勢
輕便且舒適:LiteRide™鞋墊軟彈吸震,減低走路時腳與膝蓋的負擔。
通風良好:鞋面多孔設計,有效透氣排汗,讓雙腳保持乾爽。
易於清潔、防水:適合園藝、海邊及戶外活動等濕潤環境,清潔方便。
個人化配件:Crocs的多款Jibbitz™鞋飾讓每個人都能設計獨一無二的鞋子,無論男女老幼皆可。
厚底鞋的缺點

足弓支撐較弱:若需長期穿著或進行高強度活動,鞋履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
非真正赤足體驗:厚底及鞋跟的高度限制了足部的自然運動,可能影響足部健康。
材質問題:塑膠材料久穿可能會積聚濕氣和氣味,影響穿著體驗。
赤足鞋的PROS & CONS

赤足鞋主張模擬赤腳的感覺,設計上以「零落差」(zero-drop)的鞋底為主,讓腳趾能自由張開。
透過讓足部腳掌自然活動來強化足部肌肉、提升平衡力,並促進自然步態。
赤足鞋特別適合腳部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尤其是喜愛跑步和戶外活動的朋友。
赤足鞋的優勢
增強足部力量與穩定性:自然的足部活動有助於強化腳部的小肌肉,提升整體穩定性。
促進自然足部排列和姿勢:這有助於減少膝關節和其他關節的疼痛,讓你走得更輕鬆。
提升地面感知(Proprioception):薄底設計讓你更能掌握身體的位置,進而提升平衡能力。
寬闊腳趾鞋籠:防止拇指外翻、錘狀趾等問題,讓你的腳趾更舒適。

赤足鞋的缺點
轉換期需要耐心:對於習慣穿著傳統鞋履的人來說,轉換到赤足鞋可能需要時間適應,否則可能會導致不適或受傷。
緩震及承托有限:由於赤足鞋的鞋底薄如無物,對於有足部問題的人(如低足弓或高足弓)來說,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和承托。赤足鞋也不適合高衝擊運動。
2025年新品推薦:厚底鞋

Crocs在今年夏天推出了多款話題厚底鞋,包括設計前衛的Caged Clog和適應多元地形的Echo Gum RO Clog。Caged Clog結合輕盈的LiteRide™鞋墊和鋸齒動感鞋底,吸震效果極佳,並且極具街頭風格。Echo Gum RO則以創新3D橡膠外底提升抓地力,無論是在城市漫步還是戶外輕運動,都能提供穩固的腳感和舒適度。
2025年新品推介:赤足鞋
別以為赤足鞋就不能有花巧的設計!市面上有許多赤足鞋品牌,設計也越來越時尚。著名品牌Xero Shoes最近推出的新款X1,專為籃球等高彈性運動設計,兼顧赤足感與所需的保護與靈活性。此外,Xero經典HFS和Dillon Leather系列也全面升級,延續零落差及寬闊腳趾箱的設計。
此外,Vivobarefoot的Primus Trail II和Altra的Superior 6等越野跑鞋款同樣受到運動愛好者的追捧。這些新一代鞋款更柔韌、更具包覆感,同時提升足部支撐,助你實現更自然的步態,強化足部肌肉,享受赤足健康風格。
揀鞋無絕對 健康為先
赤足鞋與厚底鞋各有不同的功能,適合的人群也有所不同。哪一款才是真正適合你的健康鞋履,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建議根據個人的足部狀況和生活型態,選擇最合適的鞋款,以確保舒適與保護並重。無論你是喜愛赤足鞋鼓勵自然走路,還是選擇Crocs厚底鞋享受緩衝支撐,都應注意穿著時間與環境。在專業意見的指導下,逐步轉換,才是長久守護足部健康的最佳策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