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永續飲食:非籠養雞蛋 (Cage -free egg) 進駐60%香港餐飲業!推動可持續食材 同時關注動物福利
- Luca Graham
- Jul 14
- 3 min read
Updated: Jul 16

雞蛋是健身L(Lover)每日重要蛋白質來源,除了價錢平,煮法更是千變萬化。即使不是健身L,日常飲食亦離不開雞蛋,還有那些蛋撻呀、法式焦糖燉蛋(Crème Brûlée)、梳乎厘班戟(Souffle Pancake)...... 雞蛋是香港人日常飲食的基本食材,而為了讓這食材更可持續,香港餐飲業亦有逐漸採用非籠養雞蛋趨勢。國際非營利組織Lever Foundation最近新公布的《2025年香港餐飲業非籠養雞蛋評分卡》顯示,逾60%本地連鎖餐飲集團承諾全面停止使用籠養雞蛋,既推動食品安全,亦是關注動物福利的舉動,當然也為企業的社會責任(ESG)大大加分。


看營養標籤 亦要看生產來源
我們在街市超市見到一隻隻整齊排列的雞蛋,背後的生產方式卻關乎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Lever Foundation剛於6月公布《香港餐飲業非籠養雞蛋評分卡》,數據顯示本港主要連鎖餐飲集團中逾六成已設定具體時間表,計劃在全球業務中停止使用籠養雞蛋,另有三個策劃制訂相關政策,整體有71%的集團正積極邁向非籠養雞蛋轉型,影響覆蓋超過1500間香港分店,反映香港餐飲業在可持續食材發展及道德採購上的進展。

譚仔、KFC、添好運、Pirata Group承諾將改用非籠養雞蛋
多個大型餐飲集團已承諾在指定期限內全面採用非籠養雞蛋,並已經制定非籠養雞蛋政策,大型連鎖餐飲集團包括:#亞洲國際餐飲集團 (旗下近300家餐廳 包括 #百份百餐廳 )、 #東利多集團 (旗下逾300家餐廳包括 #譚仔雲南米線 )、#百勝餐飲集團 (旗下近200家餐廳 包括KFC、及Pizza Hut)、#快樂蜂集團 (旗下超過40家添好運點心及Jollibee,以及 #麗新餐飲 旗下26家餐廳、Pirata Group旗下包括Pici等品牌,以及Maison Kayser、Pret a Manger、Outback Steakhouse
等等。而正在制定相關政策的連鎖餐飲集團包括大家樂集團、大快活集團及峰景餐廳集團 (Cafe Deco Group)。
6年逾千間餐廳加入轉型 救13萬隻生蛋雞重獲自由
自2019年Lever Foundation推動開始,承諾轉用非籠養雞蛋的連鎖企業數已增逾倍,超過1,000間餐廳設立轉型目標,相關政策每年為約184,000隻蛋雞帶來更人道的生存環境,比五年前提升十倍效果。若正制定政策的三個集團實施,將有望使香港超過450間分店進一步轉型,讓接近13萬隻蛋雞免於籠養限制。

非籠養雞蛋源自可自由活動的蛋雞,不僅提升動物福利,也更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例如歐洲食品安全局研究指非籠養農場沙門氏菌感染風險比籠養農場低25倍,這解釋了為何餐飲業及消費者越來越傾向選擇非籠養雞蛋。

Lever Foundation總監謝利依:冀餐飲集團加入推動可持續與關愛動物
Lever Foundation可持續發展項目總監謝利依強調,香港餐飲業界對非籠養雞蛋的承諾不只是回應消費者期望,更是推動食品安全和人道飼養的重要一步。她鼓勵尚未設定目標的集團積極制定計劃,攜手共創更可持續及關愛動物的飲食生態系統。
Comments